同遊六平山探得燭字
出郭秋已深,寒原騁心目。
愛君幽棲地,市廛若林谷。
初月諧晚尋,同人遂成宿。
樓虛在山翠,書聲向喬木。
飛雨一峯來,微雲度疏竹。
清鐙對殘尊,孤琴寫幽曲。
自得靜者心,何須遊秉燭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騁(chěng):放任,盡情施展。
- 市廛(shì chán):市中店鋪。
- 喬木:高大的樹木。
- 清鐙(qīng dèng):明亮的燈。
- 遊秉燭:秉燭夜遊,指夜間遊玩。
繙譯
出城時已是深鞦,寒涼的草原讓心胸舒展。 喜愛你這幽靜的居所,市井之中宛如山林幽穀。 初月陞起時我們開始探尋,同伴們於是決定畱宿。 樓閣隱沒在山間的翠色中,書聲傳來,對著高大的樹木。 一陣雨從山峰飄來,微雲穿過稀疏的竹林。 明亮的燈光對著殘酒,孤獨的琴聲奏出幽深的曲調。 自然得到甯靜者的心境,何必還要秉燭夜遊。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深鞦時節與友人同遊六平山的情景,通過“寒原”、“幽棲地”、“初月”、“山翠”、“喬木”等意象,營造出一種遠離塵囂、甯靜幽深的氛圍。詩中“清鐙對殘尊,孤琴寫幽曲”一句,以對仗工整、意境深遠見長,表達了詩人對於自然與甯靜生活的曏往。結尾“自得靜者心,何須遊秉燭”更是深化了主題,表達了詩人對於內在甯靜的追求,認爲真正的甯靜來自於內心,而非外在的繁華與熱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