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張明府

· 高啓
聞道彈琴處,門前柳帶沙。 海珍通估市,湖稅減漁家。 暮港迷荷葉,秋田開豆花。 亂來無此地,君政亦堪誇。
拼音 分享图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明府:古代對縣令的尊稱。
  • 彈琴:指張明府有文化修養,能彈琴。
  • 柳帶沙:柳枝輕拂沙地,形容景緻寧靜優美。
  • 海珍:海中的珍貴物品。
  • 估市:市場,集市。
  • 湖稅:對湖泊漁業徵收的稅。
  • 漁家:以捕魚爲生的人家。
  • 暮港:傍晚的港口。
  • 迷荷葉:荷葉茂密,使人難以辨認方向。
  • 秋田:秋天的田地。
  • 豆花:豆類植物開的花。
  • 亂來:指戰亂或社會動盪。
  • 堪誇:值得稱讚。

翻譯

聽說張明府彈琴的地方,門前柳枝輕拂沙地。海中的珍寶通過市場流通,湖泊的稅收減輕了漁民的負擔。傍晚的港口荷葉茂密,秋天的田地裏豆花盛開。在戰亂之後,這樣的地方已經很難找到了,張明府的治理也值得稱讚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張明府治理下的寧靜鄉村景象,通過「柳帶沙」、「海珍通估市」、「湖稅減漁家」等細節,展現了當地經濟的繁榮和民生的改善。詩中「暮港迷荷葉,秋田開豆花」進一步以自然景觀的美來象徵社會的和諧與安寧。結尾的「亂來無此地,君政亦堪誇」直接讚揚了張明府的政績,表達了對和平穩定生活的嚮往和對賢明官員的敬佩。

高啓

高啓

漢族,江蘇蘇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詩人,在文學史上,與劉基、宋濂並稱“明初詩文三大家”,又與楊基、張羽、徐賁被譽爲“吳中四傑”,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“明初四傑”,又與王行等號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號槎軒,平江路(明改蘇州府)長洲縣(今江蘇省蘇州市)人;洪武初,以薦參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,受命教授諸王。擢戶部右侍郎。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,獲罪被誅。高啓曾爲之作《上梁文》,有“龍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爲歌頌張士誠,連坐腰斬。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鳧藻集》等。 ► 95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