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樑非馨司馬

猶憶班荊鮑井東,佩刀塵涴累雕蟲。 驚心虞圃青笳月,別夢郵亭白芷風。 三徑就荒容客傲,四愁賡賦與君同。 鹿裘帶索行歌晚,不及雲霄逐剪蓬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班荊:鋪開荊條坐下。班,鋪開。
  • 鮑井:指鮑照的故居。鮑照,南朝宋文學家。
  • 佩刀:佩帶的刀,這裏比喻文人的筆。
  • 塵涴:被塵土弄髒。涴,弄髒。
  • 雕蟲:比喻小技巧,這裏指文人的小技藝。
  • 虞圃:指虞姬的園圃,虞姬是項羽的寵姬。
  • 青笳:古代樂器,這裏指笳聲。
  • 郵亭:古代傳遞文書的驛站。
  • 白芷:一種香草,這裏指香氣。
  • 三徑:指隱士的居所。
  • 就荒:接近荒廢。
  • 四愁:指四種憂愁,這裏指詩人的憂愁。
  • 賡賦:繼續寫賦。賡,繼續。
  • 鹿裘帶索:穿着鹿皮衣,腰間繫着繩索,形容隱士的裝束。
  • 行歌:邊走邊唱。
  • 雲霄:高空,比喻高官顯爵。
  • 逐剪蓬:追逐剪裁的蓬草,比喻追求名利。

翻譯

還記得在鮑照故居東邊鋪開荊條坐下的情景,佩帶的刀被塵土弄髒,只能忙於雕蟲小技。虞姬園圃中的青笳月色讓人心驚,驛站別夢中的白芷風香令人難忘。隱士的居所已近荒廢,卻仍容我傲然自得,我與你同有四種憂愁,繼續寫賦與你共勉。穿着鹿皮衣,腰間繫着繩索,晚間邊走邊唱,不像那些追逐名利的人,追逐着剪裁的蓬草,飛向雲霄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回憶與現實的交織,表達了詩人對往昔友情的懷念以及對隱逸生活的嚮往。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意象,如「班荊鮑井」、「佩刀塵涴」等,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情感世界。同時,通過對隱士生活的描繪和對名利追逐的批判,傳達出詩人淡泊名利、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。

區懷年

區懷年,字叔永。高明人。大相仲子。明熹宗天啓元年(一六二一)貢生,任太學考通判。明思宗崇禎九年(一六三六)入都候選,以內艱回籍,後授翰林院孔目。歸臥雲石,學赤松遊,日以賡和撰述爲事。著有《玄超堂藏稿》、《擊築吟》諸集。清光緒《高明縣誌》卷一三有傳。 ► 26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