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韻徐登州留別

· 陸深
相看把袂又微曛,春燕秋鴻各戀羣。 江上不題鸚鵡賦,潮州應少鱷魚文。 先皇賜第恩如海,五褲歌聲響入雲。 一枉朱轓更東去,行春空谷馬蹄聞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把袂(bǎ mèi):握住袖子,表示親近。
  • 微曛(wēi xūn):微弱的日光,指傍晚時分。
  • 春燕鞦鴻:春天的燕子和鞦天的鴻雁,比喻時間的變遷和離別。
  • 鸚鵡賦:指漢代禰衡所作的《鸚鵡賦》,此処借指文採。
  • 潮州:地名,今廣東省潮州市。
  • 鱷魚文:指潮州地區的鱷魚,此処借指地方特色。
  • 先皇:已故的皇帝。
  • 賜第:賜予的府邸。
  • 五褲歌聲:指百姓的歌聲,五褲是古代平民的服飾。
  • 響入雲:形容聲音高亢,傳得很遠。
  • 硃轓(zhū fān):紅色的車簾,指高官的車駕。
  • 行春:春天的巡遊。
  • 空穀:空曠的山穀。

繙譯

我們相互握著袖子,又到了傍晚時分,春天的燕子和鞦天的鴻雁各自依戀著自己的群躰。江上不再有人題寫《鸚鵡賦》那樣的文採,潮州也許少了些關於鱷魚的特色文章。已故的皇帝賜予的府邸恩情如海深,百姓的歌聲高亢入雲。一輛紅色的車駕曏東去,春天的巡遊中,空曠的山穀裡傳來了馬蹄聲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離別時的深情和時光的流轉。通過“春燕鞦鴻”的比喻,表達了時間的變遷和人們的離散。詩中提到的“鸚鵡賦”和“鱷魚文”反映了作者對文採和地方特色的懷唸。後半部分則通過“先皇賜第”和“五褲歌聲”展現了皇恩浩蕩和百姓的歡樂。結尾的“硃轓”和“空穀馬蹄”則增添了一絲離別的哀愁和旅途的寂寥。

陸深

明松江府上海人,初名榮,字子淵,號儼山。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。授編修。遭劉瑾忌,改南京主事,瑾誅,復職。累官四川左布政使。嘉靖中,官至詹事府詹事。卒諡文裕。工書。有《儼山集》、《續集》、《外集》。 ► 146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