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晚趨忻口:晚上急忙趕往忻口。
- 雲峯:雲霧繚繞的山峯。
- 立馬:停馬。
- 豈直:豈止。
- 笳聲: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樂器聲,常用來形容邊塞的哀怨之音。
- 疇昔:往昔,從前。
- 蹉跎:虛度光陰,時間白白過去。
- 不禁:經受不住。
翻譯
晚上急忙趕往忻口,我站在雲霧繚繞的山峯上,停馬遠望,心中充滿了憂愁。 豈止是因爲關山遙遠,更因爲雨雪深重。 笳聲在夜色中先響起,邊塞的氣氛突然變得陰沉。 回憶起往昔的長征之意,現在卻感到力不從心,時間白白流逝,經受不住這種蹉跎。
賞析
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晚上趕路至忻口時的所見所感。詩中,「雲峯」、「立馬」、「雨雪」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一幅邊塞夜色的畫面,而「笳聲」、「邊氣」則加深了邊塞的孤寂與淒涼。詩人的「愁心」不僅因爲地理的遙遠,更因爲環境的惡劣和內心的無力感。結尾的「疇昔長征意,蹉跎力不禁」表達了對過去理想的懷念和對現實無奈的感慨,展現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時光流逝的哀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