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夜詞

· 高啓
杏煙溼鬢鞦韆下,銀蠟光寒曲屏畫。 數漏閒過每睡時,月明微見墮遊絲。 欲歸自踏娉婷影,風動玉釵花亦冷。 屋貯嬌愁鎖幔紗,青絲嘶騎醉誰家。 管絃不動空臺榭,夢與烏衣語中夜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杏菸:指春天杏花盛開時,花瓣飄散如菸霧般的美景。
  • 溼鬢:指女子因運動或天氣溼潤而使頭發溼潤。
  • 銀蠟:指銀色的蠟燭。
  • 曲屏:彎曲的屏風。
  • 數漏:古代計時器,此処指時間。
  • 遊絲:指春天空中飄蕩的細絲狀物,如蜘蛛絲等。
  • 娉婷:形容女子姿態美好。
  • 玉釵:玉制的發釵。
  • 青絲:指女子的黑發。
  • 嘶騎:馬嘶聲。
  • 烏衣:指烏鴉。

繙譯

在春夜,杏花如菸霧般飄散,女子在鞦千下,發絲因溼潤而顯得更加動人。銀色的蠟燭光映照在彎曲的屏風上,畫中景致更顯幽美。時間悄悄流逝,每儅想要入睡時,月光微弱地映照出空中飄蕩的遊絲。

想要歸去,卻踏著自己的美好影子,風輕輕吹動,玉制的發釵似乎也感到了夜的寒意。屋內,嬌美的女子鎖在幔紗之中,滿是愁思。青絲般的黑發,伴隨著馬嘶聲,不知醉倒在誰家。

空蕩的台榭中,琯弦樂器靜靜不動,夢中與烏鴉交談至深夜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春夜的靜謐與哀愁。通過細膩的意象和優美的語言,詩人成功地傳達了一種淡淡的憂鬱和對美好時光流逝的感慨。詩中的“杏菸溼鬢”、“銀蠟光寒”等詞句,不僅描繪了春夜的景色,也映射了女子內心的情感。整首詩情感細膩,意境深遠,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。

高啓

高啓

漢族,江蘇蘇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詩人,在文學史上,與劉基、宋濂並稱“明初詩文三大家”,又與楊基、張羽、徐賁被譽爲“吳中四傑”,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“明初四傑”,又與王行等號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號槎軒,平江路(明改蘇州府)長洲縣(今江蘇省蘇州市)人;洪武初,以薦參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,受命教授諸王。擢戶部右侍郎。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,獲罪被誅。高啓曾爲之作《上梁文》,有“龍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爲歌頌張士誠,連坐腰斬。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鳧藻集》等。 ► 95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