覆舟山下作

千年龍虎國,悵望一平蕪。 六代頻興廢,中華更有無。 大江流王氣,遺殿怨棲烏。 玉樹歌良苦,英雄莫據吳。
拼音 分享图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覆舟山:山名,位於今江蘇省南京市。
  • 龍虎國:指古代中國,因其地勢險要,如龍盤虎踞,故稱。
  • 平蕪:平坦的草地。
  • 六代:指東吳、東晉、宋、齊、梁、陳六個朝代,均建都於南京。
  • 中華:指中國。
  • 大江:指長江。
  • 王氣:指帝王之氣,象徵國家的興衰。
  • 遺殿:指古代宮殿的遺蹟。
  • 棲烏:指在遺殿上棲息的烏鴉。
  • 玉樹歌:指《玉樹後庭花》,南朝陳後主所作,後成爲亡國之音的象徵。
  • 良苦:非常悲痛。
  • 英雄:指有才能有作爲的人。
  • 據吳:指佔據江南地區,吳是古代對江南的稱呼。

翻譯

在覆舟山下,我眺望着這片曾經是千年龍虎之國的土地,如今只剩下一片平坦的草地,令人感慨。南京作爲六朝古都,歷經興衰更迭,我不禁憂慮中華的未來。長江依舊流淌,似乎還帶着往昔的王氣,而那些古老的宮殿遺蹟上,烏鴉在哀怨地棲息。陳後主的《玉樹後庭花》歌聲中,充滿了深深的悲痛,即使是英雄,也難以再次佔據這片江南之地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對覆舟山下景物的描繪,抒發了對歷史變遷和民族命運的深沉感慨。詩中,「千年龍虎國」與「一平蕪」形成鮮明對比,凸顯了歷史的滄桑和現實的荒涼。後句通過對六代興廢和中華未來的擔憂,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關切。末句以「玉樹歌良苦」和「英雄莫據吳」作結,既抒發了對往昔的哀思,也隱含了對現實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憂慮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充滿了歷史感和民族情懷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