舟至焦山

驚濤起東海,千里雪山來。 飛楫過天塹,狂歌把玉杯。 雲迷三詔洞,月出八公臺。 草草齊樑代,興亡總可哀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驚濤:洶涌澎湃的波浪。
  • 飛楫:快速划動的船槳。
  • 天塹:天然形成的深溝,比喻難以逾越的障礙。
  • 三詔洞:地名,指焦山上的一個洞穴,傳說中古代有三次詔書藏於此洞。
  • 八公臺:地名,指焦山上的一個高臺,傳說中古代有八位仙人曾在此聚會。
  • 齊梁代:指南北朝時期的齊朝和梁朝,這兩個朝代都曾統治過焦山所在的地區。

翻譯

洶涌的波浪從東海升起,像千里雪山一樣滾滾而來。 快速划動的船槳穿越了天塹,我狂放地高歌,手持玉杯。 雲霧瀰漫了三詔洞,月光照耀着八公臺。 草草地回顧齊梁時代,那些興亡更迭總是令人感到悲哀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乘舟至焦山的壯闊景象,通過「驚濤」、「飛楫」等詞語展現了東海的波濤洶涌和舟行的迅疾。詩中「雲迷三詔洞,月出八公臺」一句,以雲霧和月光爲背景,增添了神祕和幽靜的氛圍。結尾的「草草齊梁代,興亡總可哀」則抒發了對歷史興亡的感慨,表達了對過往朝代更迭的哀思。整首詩意境深遠,語言凝練,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歷史的深刻感悟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