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北山莊圖歌

· 邵寶
近來善學孟端畫,眼中吾許張臨湘。 臨湘病後作此幅,樹色慘淡山蒼蒼。 水北山人好事者,要我題詩惠泉下。 秋林逝矣不可招,臨湘臨湘亦其亞。 菊有黃華夜榻深,長吟偶坐吾玉林。 樽前擊節與未已,誰能和以無絃琴。 聽鬆庵裏廬山壁,少日相看眼雙碧。 酒酣且作山人歌,莫向山僧問疇昔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孟端:指古代著名的畫家孟端。
  • 張臨湘:人名,可能是當時的畫家。
  • 水北山人:指居住在水北山的隱士。
  • 惠泉:地名,可能指泉水或附近的地方。
  • 黃華:指黃色的菊花。
  • 長吟:長時間吟詠詩歌。
  • 玉林:地名,此處可能指隱士的居所。
  • 樽前:在酒杯前。
  • 擊節:敲打節拍,常用於伴奏吟詠或歌唱。
  • 無絃琴:沒有弦的琴,比喻無聲的音樂或高深的藝術境界。
  • 聽鬆庵:地名,可能是隱士的居所或寺廟。
  • 廬山壁:指廬山上的壁畫或石刻。
  • 眼雙碧:形容眼睛明亮,有神采。
  • 疇昔:過去,往昔。

翻譯

近來我善於學習孟端的畫風,我眼中的張臨湘也是我所欣賞的。張臨湘病後創作了這幅畫,畫面中的樹木色彩黯淡,山巒蒼茫。水北山的隱士是個喜歡藝術的人,他請我在惠泉下題詩。秋天的林木已經消逝,無法再招回,張臨湘啊,你也只能算是次一等。黃色的菊花在深夜的牀榻旁盛開,我在玉林中長時間吟詠,偶爾坐下。在酒杯前敲打節拍,吟詠未完,誰能用無弦的琴來和聲呢?聽鬆庵裏的廬山壁畫,我年輕時曾雙目明亮地觀看過。酒酣之時,我且作一首山人之歌,不必向山僧詢問過去的往事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繪畫藝術的欣賞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。詩中通過對孟端和張臨湘畫作的讚美,展現了詩人對藝術的深刻理解和熱愛。同時,詩人在描述水北山人的生活場景時,流露出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嚮往。詩的結尾,詩人借酒興創作山人之歌,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,以及對未來生活的無限憧憬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展現了詩人高雅的藝術品味和深邃的人生感悟。

邵寶

明常州府無錫人,字國賢,號二泉。成化二十年進士,授許州知州,躬課農桑,仿朱熹社倉,立積散法。遷江西提學副使,修白鹿書院學舍以處學者,教人以致知力行爲本,革數十年不葬親之俗,奏請停開銀礦。寧王朱宸濠索詩文,峻卻之。正德四年遷右副御史,總督漕運,忤劉瑾,勒致仕。瑾誅,升戶部右侍郎,拜南禮部尚書,懇辭。詩文以李東陽爲宗。諡文莊,學者稱二泉先生。有《漕政舉要》、《慧山記》、《容春堂集》等。 ► 165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