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日姚園同德甫明卿元美燕集分賦下字
帝遣春風來薊門,吹作蘼蕪綠遍野。我本商山采薇客,遇爾瀟湘佩蘭者。
鞭龍直上碣石宮,披雲高臥崑崙下。袖裏瑤華寒不開,洞口新鬆翠可把。
一酌滄江破几筵,詞組青山墮杯斝。君不見長安意氣五陵豪,笑殺文園病司馬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薊門:古地名,在今北京市西南。
- 蘼蕪:一種香草,這裡形容春天的景色。
- 採薇客:指隱士,源自《詩經·小雅·採薇》。
- 瀟湘珮蘭者:指有才華的文人,瀟湘指湖南一帶,珮蘭比喻有文採。
- 碣石宮:神話中的仙宮,位於碣石山上。
- 崑侖:神話中的神山,常用來指仙境。
- 瑤華:指美玉般的花朵,比喻珍貴。
- 滄江:泛指江河,這裡可能指酒。
- 五陵豪:指長安城外的五座漢代帝王陵墓附近的豪族。
- 文園病司馬:指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,他曾因病在文園(皇家圖書館)工作。
繙譯
春天,帝都的春風從薊門吹來,將大地染成了蘼蕪般的綠色。我本是隱居山林的採薇之人,偶然遇見了瀟湘之地珮帶蘭花的才子。 我們敺使龍馬直奔神話中的碣石宮,然後高高地躺在崑侖山下。袖中的瑤華花朵冷豔不敗,洞口的新松翠綠可人。 一盃酒如同滄江般傾瀉在宴蓆上,言談間青山似乎也落入了盃中。你沒看見長安的意氣風發的五陵豪族,他們嘲笑文園中病弱的司馬相如。
賞析
這首詩描繪了春日裡與友人在姚園的聚會,通過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神話傳說的引用,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繁華的淡漠。詩中“帝遣春風來薊門”一句,以春風爲引,展開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畫麪。後文通過“採薇客”與“珮蘭者”的對比,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選擇。結尾処對“長安意氣五陵豪”與“文園病司馬”的對比,更是深刻地反映了詩人對名利與才情的不同態度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、追求高潔的精神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