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頭遇雨

· 宗臣
滄海何年落南浦,芳草碧盡綠苔古。 俄攜春色帝城來,共駕長虹擊鼉鼓。 青山拂袖玄猿呼,白波搖空怪龍舞。 黑雲一片落吾杯,馬上行人怨風雨。
拼音 分享图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滄海:大海。
  • 何年:何時。
  • :降落,這裏指海水退去。
  • 南浦:南面的水邊,常用以稱送別之地。
  • 芳草:香草,常用來比喻有美德的人。
  • 碧盡:綠色到了盡頭,指芳草枯萎。
  • 綠苔:青苔。
  • :古老,陳舊。
  • :不久,突然。
  • 帝城:京城,指明朝的都城北京。
  • 長虹:彩虹。
  • 擊鼉鼓:敲打鼉(tuó)鼓,鼉鼓是一種用鱷魚皮製成的鼓。
  • 青山:青翠的山。
  • 拂袖:揮動袖子,形容風大。
  • 玄猿:黑色的猿猴。
  • 白波:白色的波浪。
  • 搖空:搖動天空,形容波浪洶涌。
  • 怪龍舞:形容波浪像龍一樣舞動。
  • 黑雲:烏雲。
  • :降落,這裏指烏雲遮蔽。
  • 馬上:在馬背上。
  • 行人:旅人,過客。
  • 怨風雨:抱怨風雨。

翻譯

大海何時退去,留下了南面的水邊,芳草已經枯萎,只剩下古老的青苔。 突然間,春色從京城帶來,我們一起駕着彩虹,敲打着鼉鼓。 青翠的山峯揮動着袖子,黑色的猿猴呼喚,白色的波浪在空中搖動,像怪龍一樣舞動。 一片烏雲遮蔽了我的酒杯,馬背上的旅人抱怨着風雨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壯麗的自然景象,通過大海、芳草、青苔、彩虹、山峯、猿猴、波浪等元素,展現了大自然的變幻莫測。詩中「滄海何年落南浦」開篇即設問,引出對自然變遷的感慨。後文通過「攜春色帝城來」與「共駕長虹擊鼉鼓」等句,表達了與春色同行的喜悅。然而,「黑雲一片落吾杯」突轉,描繪了風雨突至的情景,最後以「馬上行人怨風雨」作結,抒發了旅途中的無奈與哀怨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情感豐富,展現了明代詩人宗臣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。

宗臣

宗臣

明揚州府興化人,字子相,號方城。嘉靖二十九年進士。由刑部主事調吏部。以病歸,築室百花洲上,讀書其中。後歷吏部稽勳員外郎。楊繼盛死,臣賻以金,爲嚴嵩所惡,出爲福建參議。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學副使,卒官。工文章,爲“嘉靖七子”(後七子)之一。有《宗子相集》。 ► 77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