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鶯

不分春歸早,流鶯聽欲無。 清和三月過,風景一人殊。 音溼因香雨,愁深似綠蕪。 山公催上馬,醉遣數花扶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不分:不分辨,不知道。
  • 流鶯:指飛來飛去的黃鶯。
  • 清和:天氣晴朗暖和。
  • 三月:春季的第三個月。
  • :不同,特別。
  • 香雨:帶有花香的雨。
  • 綠蕪:長滿綠色雜草的荒地。
  • 山公:山中的隱士或道士。
  • 醉遣:醉酒之後讓人攙扶。

翻譯

不知道春天是否已經早早地歸去,只聽見流鶯的叫聲似乎都消失了。 晴朗暖和的三月已經過去,風景依舊,只有我一個人感覺不同。 鶯聲因爲香雨而顯得溼潤,深深的憂愁如同長滿綠草的荒地。 山中的隱士催促我上馬,醉酒後讓人攙扶着,數着花朵前行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末的景象和詩人的內心感受。詩中,「不分春歸早」一句,既表達了詩人對春天流逝的無奈,也反映了他對自然變化的敏感。後文通過「流鶯聽欲無」、「音溼因香雨」等細膩的描寫,進一步以鶯聲和香雨爲媒介,抒發了詩人對春天逝去的哀愁和對自然美景的留戀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