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吊袁督師

載讀愚忠紀,悽然淚數行。 爲秦誅李牧,救魏少馮唐。 三至傷慈母,羣陰奪太陽。 錦寧功業在,一戰作金湯。
拼音 分享图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愚忠:指對君主或國家的盲目忠誠。
  • 悽然:形容心情悲傷。
  • 李牧:戰國時期趙國的名將,後被趙王誤信讒言所殺。
  • 馮唐:漢代人,曾爲魏尚辯解,使其免罪。
  • 三至傷慈母:比喻多次的打擊或不幸使人心痛如割。
  • 羣陰奪太陽:比喻邪惡勢力壓制正義。
  • 錦寧:地名,指錦州和寧遠,袁崇煥曾在此地建立功業。
  • 金湯:比喻堅固的防禦。

翻譯

再次悼念袁督師,讀到他的愚忠事蹟,不禁淚流滿面。 就像秦國錯殺了李牧,魏國缺少了馮唐那樣的辯解者。 多次的打擊讓人心如刀割,邪惡勢力彷彿奪走了太陽的光輝。 在錦州和寧遠,袁督師的功業永存,一次戰鬥就建立了堅不可摧的防禦。

賞析

這首詩表達了對袁崇煥的深切哀悼和對他的忠誠與功績的讚頌。詩中通過對比歷史人物李牧和馮唐的命運,突出了袁崇煥的不幸遭遇和其忠誠的悲劇性。後兩句則強調了袁崇煥在錦寧地區建立的功業,將其比作堅不可摧的金湯,顯示了其軍事才能和對國家的貢獻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情感深沉,充分展現了詩人對袁崇煥的敬仰和哀思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