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堂夜坐忽憶彭蠡湖遇風有作

揚瀾風大作,舟盡上天飛。 白浪吞廬嶽,黃沙捲翠微。 長年猶失色,狂客竟忘機。 此夕鬆聲裏,波濤勢未非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揚瀾:指波浪翻滾。
  • 廬嶽:指廬山,位於江西省九江市。
  • 翠微:指山色青翠。
  • 長年:指常年在海上工作的人,即船伕。
  • 失色:因驚恐而面色蒼白。
  • 狂客:指放蕩不羈的人,這裏可能指詩人自己。
  • 忘機:忘卻世俗的機巧,指超脫世俗。
  • 鬆聲:風吹過鬆林的聲音。

翻譯

夜晚在山堂靜坐,忽然回憶起在彭蠡湖遭遇狂風時的情景: 波浪翻滾,狂風大作,船彷彿飛上了天。 白色的巨浪似乎要吞噬廬山,黃色的沙塵捲起了青翠的山色。 即使是常年在海上工作的船伕也面色蒼白,而我這個放蕩不羈的人竟忘記了世俗的煩惱。 在這個夜晚,松林中傳來風聲,湖面上的波濤依舊洶涌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夜晚靜坐時對彭蠡湖狂風暴雨的回憶。詩中,「揚瀾風大作,舟盡上天飛」生動地再現了風暴的猛烈和船隻的顛簸,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。後句「白浪吞廬嶽,黃沙捲翠微」則通過色彩的對比,進一步加深了風暴的威力和自然界的壯闊。詩人的內心感受也在「長年猶失色,狂客竟忘機」中得到體現,展現了他在自然力量面前的渺小和超脫世俗的豁達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對世俗的超然態度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