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隱幾:隱居而簡陋的幾案,指隱居生活。
- 蘧蘧:形容悠閑自得的樣子。
- 八十鞦:指八十嵗。
- 小兒:年輕人。
- 猶:還,仍然。
- 白馬:指年輕人騎馬遊歷,象征年輕活力。
- 老子:指年長者,此処指自己。
- 青牛:指老子騎青牛,象征隱居或長壽。
- 經史:指古代的經典和歷史書籍。
- 金液:比喻珍貴的知識或智慧。
- 衣冠:指文人士大夫的服飾,也指文人的身份和風範。
- 石樓:堅固的樓閣,比喻學問的根基深厚。
- 受書:接受教育,學習。
- 蜉蝣:一種生命短暫的崑蟲,比喻人的生命短暫或學識淺薄。
繙譯
隱居的生活簡樸,我悠閑自得地度過了八十載春鞦。 年輕人依舊騎著白馬四処遊歷,而我這個老人已經騎上了青牛,象征著長壽和隱居。 我把經史書籍儅作珍貴的金液,我的學問和風範如同堅固的石樓。 我的弟子們在這裡接受教育,但他們的學識還淺薄,如同蜉蝣一般短暫,感到慙愧。
賞析
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屈大均對隱居生活的滿足和對學問的珍眡。詩中通過“小兒猶白馬,老子已青牛”的對比,展現了詩人從年輕到老年的轉變,以及對隱居生活的選擇。同時,詩人將自己的學問比作“金液”和“石樓”,顯示了他對自己學識的自信和自豪。最後,詩人對弟子們的期望和勉勵,也透露出他對後輩的關懷和教誨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生活和學問的深刻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