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江道上逢盧子歸自瓊州賦贈

波中涌山嶽,知是海鰍回。 勢欲吞舟去,光先噴火來。 不須頻拔劍,自可靜揮杯。 忠信豚魚格,多君學易才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海鰍(qiū):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巨大的海洋生物,類似於鯨魚。
  • 豚魚:指海豚,這裏比喻忠誠和信義。
  • :指《易經》,中國古代的一部占卜哲學書,也代表智慧和學問。

翻譯

波濤中涌動着山嶽般的巨浪,我知道那是海鰍在迴游。 它的氣勢彷彿要將船隻吞噬,光芒首先伴隨着火焰噴涌而來。 不需要頻繁地拔劍相向,自然可以平靜地舉杯對飲。 你的忠誠和信義如同海豚一般,你的學問和智慧堪比《易經》的深邃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海上波濤洶涌的壯觀景象,通過「海鰍」這一形象,展現了自然的威力和神祕。詩中「不須頻拔劍,自可靜揮杯」表達了詩人面對自然力量時的從容與超然,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哲學思想。最後兩句讚美了盧子的忠誠和學識,將人與自然的主題巧妙地融入到對友人的讚美之中,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情感和卓越的文學才華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