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兗州朱十四

嗟君閭里俠,金盡欲如何。 亂後田園少,愁中鼓角多。 將軍無細柳,漁父且滄波。 懷有遺書在,行行避紫駝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:嘆息。
  • 閭里:鄉里,泛指民間。
  • :俠義之士。
  • 鼓角:戰鼓和號角,古代軍中用以傳遞信號或激勵士氣。
  • 細柳:指細柳營,漢代名將周亞夫的軍營,後泛指精銳部隊。
  • 滄波:波濤,這裏指江湖。
  • 紫駝:指高官顯貴。

翻譯

嘆息你這位鄉里的俠士,金盡之後又該如何。 亂世之後田園荒蕪,憂愁中戰鼓和號角聲頻繁。 將軍沒有精銳的部隊,漁父卻在江湖中逍遙。 懷中藏有珍貴的書籍,行走間避開那些高官顯貴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朱十四的深切關懷和對其境遇的同情。詩中,「嗟君閭里俠,金盡欲如何」展現了詩人對友人俠義精神的讚賞,同時也對其經濟困境表示擔憂。後兩句「亂後田園少,愁中鼓角多」則反映了戰亂給民間帶來的苦難,田園荒蕪、戰鼓頻傳,生動描繪了亂世的景象。最後兩句「將軍無細柳,漁父且滄波。懷有遺書在,行行避紫駝」則通過對比將軍與漁父的不同境遇,暗示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,同時也表達了對權貴的疏離感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對亂世的深刻反思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