舂山草堂感懷

臥病江皋久,空懸漁父期。 秋風不可觸,一夕鬢成絲。 海暗鴻聲疾,山寒日影遲。 祗應與黃菊,榮落在東籬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舂山:即終南山,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南。
  • 江皋:江邊的高地。
  • 漁父期:指與漁父的約定,這裏可能指隱居或歸隱的願望。
  • 鴻聲:大雁的叫聲。
  • 祗應:只應,只有。
  • 黃菊:黃色的菊花,常用來象徵秋天和高潔。

翻譯

我因病久臥在江邊的高地上,心中卻空懸着與漁父的隱居之約。秋風是如此的不可觸碰,一夜之間,我的鬢髮便如絲般斑白。大海的深暗中,大雁的叫聲急促;山間的寒意裏,日影顯得格外遲緩。只有與那黃色的菊花相伴,在東籬之下,共同享受這榮枯的時光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因病而久居江邊,心中卻懷揣着隱逸之志的情感。詩中通過秋風、鬢髮、海暗、鴻聲、山寒、日影等意象,描繪了一幅秋意漸濃、時光荏苒的畫面,透露出詩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。結尾以黃菊自比,表達了詩人願與自然同呼吸、共命運的高潔情懷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