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壬子: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,具體對應哪一年需要根據歷史年表查詢。
- 弄雛軒:可能是詩人的書齋名或居所名,意指在此處撫育幼子或享受家庭之樂。
- 單家子:指家境貧寒的人。
- 疏巾:指簡樸的服飾,這裏用來形容自己的生活簡樸。
- 折節:指降低身份,屈己下人。
- 人肝分盜蹠:盜蹠是古代傳說中的大盜,這裏可能指社會上的不公和貪婪。
- 馬革失文淵:馬革指戰死沙場的將士,文淵可能指文人的才華或地位,這裏表達了詩人對文人地位低下的感慨。
- 花落又將盡:比喻時光流逝,美好事物即將消逝。
- 河清殊未然:河清比喻政治清明,這裏表示政治清明尚未實現。
- 不得志:指未能實現自己的抱負和理想。
- 白首:指年老。
翻譯
自感身爲貧寒之家的子弟,多年來一直過着簡樸的生活,降低身份與人交往。社會上充滿了不公和貪婪,文人的地位卻十分低下。花兒即將落盡,而政治清明還未到來。深知自己的抱負難以實現,只能期待年老時能成爲逍遙自在的神仙。
賞析
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屈大均對自己身世和時代的不滿,以及對未來生活的無奈期待。詩中,「單家子」、「疏巾折節年」描繪了詩人的貧寒與謙卑,「人肝分盜蹠,馬革失文淵」則反映了社會的黑暗和文人的困境。末句「終知不得志,白首作神仙」透露出詩人對現實的失望,以及對晚年能擺脫塵世煩惱、過上神仙般生活的嚮往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理想生活的渴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