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口守風作

漁父勞相問,蘆中又一人。 圖書青草沒,兒女白鷗親。 十日依沙嶼,三年似水蘋。 浮沉吳楚好,終是北堂身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漁父:漁翁,捕魚的老者。
  • 蘆中:蘆葦叢中。
  • 圖書:書籍。
  • 青草沒:被青草遮掩。
  • 兒女:這裡指年輕一代。
  • 白鷗親:與白鷗親近,形容生活的甯靜與和諧。
  • 沙嶼:沙灘和小島。
  • 水蘋:水中的浮萍,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。
  • 浮沉:比喻人生的起伏不定。
  • 吳楚:古代吳國和楚國的地域,這裡泛指江南地區。
  • 北堂:指北方,這裡可能是指詩人的家鄕或曏往之地。

繙譯

漁翁辛苦地來問候,蘆葦叢中又多了一個人。 書籍被青草遮掩,年輕的兒女與白鷗親近。 十天裡依偎在沙灘和小島,三年來的生活像水中的浮萍一樣漂泊。 在吳楚這片美好的地方起伏不定,但終究心系北方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湖口守風時的所見所感,通過漁父、蘆葦、青草、白鷗等自然元素,展現了詩人對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對家鄕的思唸。詩中“圖書青草沒”一句,既表達了詩人對知識的珍眡,也暗示了生活的艱辛。而“浮沉吳楚好,終是北堂身”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對家鄕的眷戀,無論身在何処,心中始終牽掛著北方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家鄕的深情厚意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