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口守風作

片帆旬日駐,未赴石人期。 鸞鶴那知義,龍蛇自有時。 霜驚寒氣早,雨愛暮聲遲。 漁釣難爲食,王孫且莫悲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鸞鶴:傳說中的神鳥,比喻高潔、超凡脫俗的人物。
  • 龍蛇:比喻非凡的人物或事物,也指隱伏待時的英雄。
  • 王孫:古代對貴族子弟的通稱,這裡泛指士人或遊子。

繙譯

船帆停泊已有十日,還未到達與石人的約定。 那些高潔的神鳥哪知人間道義,非凡的英雄自有出頭之時。 霜降驚覺寒氣來得早,雨聲喜愛在傍晚遲遲不歇。 漁釣難以維持生計,遊子啊,請不要悲傷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等待與期盼的心情,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,傳達了時間的流逝與人生的無常。詩中“鸞鶴那知義,龍蛇自有時”表達了對於命運的無奈與對未來的希望,而“漁釣難爲食,王孫且莫悲”則是對遊子的慰藉,鼓勵其保持樂觀,等待時機的到來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

屈大均的其他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