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遊初歸奉家慈還居沙亭作

白盡高堂發,秋霜滿海天。 早營烏鳥養,莫戀沃洲禪。 井邑烽煙裏,山河戰伐邊。 絕裾誰忍再,空有壯心懸。
拼音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高堂:指父母居住的地方,這裏代指父母。
  • 秋霜:比喻白髮。
  • 烏鳥養:指孝順父母。烏鳥,傳說中烏鴉能反哺其母,故常用來比喻孝順。
  • 沃洲禪:指隱居修禪的生活。沃洲,地名,在今浙江新昌縣東,相傳是晉代高僧支遁的隱居地。
  • 井邑:泛指城市、村落。
  • 烽煙:戰亂的象徵。
  • 戰伐:戰爭。
  • 絕裾:斷絕衣襟,比喻堅決離去。
  • 壯心懸:指壯志未酬的心情。

翻譯

父母的頭髮已經全白,秋天的霜花遍佈海天之間。 早早地履行孝順的責任,不要留戀於隱居修禪的生活。 城市和村落中充滿了戰亂的烽煙,山河邊上正在進行着戰爭。 堅決離去的決心誰又能忍心再次提起,只有未酬的壯志在心中懸掛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北遊歸來,看到父母年邁,國家戰亂頻仍的情景,表達了對家庭的責任感與對國家的憂慮。詩中「秋霜滿海天」形象地描繪了父母衰老的景象,而「井邑烽煙裏,山河戰伐邊」則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盪不安。最後兩句「絕裾誰忍再,空有壯心懸」抒發了作者內心的矛盾與無奈,既想盡孝又懷有報國之志,情感深沉,展現了作者的家國情懷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