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園示弟妹

兩妹年俱長,家貧織素絲。 月分朱火冷,風引玉琴遲。 煙霧懷秦女,蘭蓀佩楚辭。 隱居應有服,黽勉霸陵期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朱火:指燈火。
  • 玉琴:指琴,古代常以玉爲裝飾。
  • 蘭蓀:一種香草,常用於比喻賢才。
  • 楚辭:中國古代文學作品,這裏指屈原的作品。
  • 黽勉:勤勉,努力。
  • 霸陵:地名,這裏可能指隱居之地。

翻譯

兩位妹妹都已長大,家境貧寒,她們織着素白的絲線。 月光下,燈火顯得冷清,風吹動着琴絃,聲音遲緩。 煙霧中,我懷念着古代的秦女,身上佩戴着蘭蓀,心中默誦着楚辭。 隱居在這裏,應該有所作爲,我努力着,期待着霸陵的時光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家境貧寒但充滿文化氛圍的家庭生活。詩中,「月分朱火冷,風引玉琴遲」通過對環境和音樂的描寫,傳達出一種靜謐而略帶憂鬱的氛圍。後兩句「煙霧懷秦女,蘭蓀佩楚辭」則表達了詩人對古代文化和賢才的嚮往。最後兩句「隱居應有服,黽勉霸陵期」則體現了詩人雖隱居,但仍懷有積極向上的心態和對未來的期待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家庭、文化和未來的深切思考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