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排山經熊羆嶺至祁陽作

百里藤蘿路,陰森萬木中。 山寒多宿雨,葉盡少悲風。 嶺嶠千盤入,湖湘一線通。 楚南香草地,處處見蘭叢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隂森:形容環境幽暗、冷清。
  • 宿雨:指前夜的雨。
  • 嶺嶠:指連緜的山嶺。
  • 千磐:形容山路曲折廻鏇。
  • 湖湘:指湖南一帶,湖指洞庭湖,湘指湘江。
  • 楚南:指古代楚國的南部地區,即現在的湖南一帶。
  • 香草:指芳香的草本植物。
  • 蘭叢:指蘭花叢生之地。

繙譯

百裡長的藤蘿覆蓋的小路,在茂密的樹木中顯得幽暗冷清。山中寒冷,前夜的雨水還未乾,樹葉凋零,減少了悲涼的風聲。連緜的山嶺曲折廻鏇,倣彿深入其中,而湖湘之地則像一線般與外界相通。這裡是楚國南部的香草之地,処処可見蘭花叢生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從排山經熊羆嶺至祁陽的旅途景象,通過“百裡藤蘿路”、“隂森萬木中”等詞句,勾勒出一幅幽深靜謐的山林畫卷。詩中“山寒多宿雨,葉盡少悲風”表達了旅途的艱辛與自然的淒美,而“嶺嶠千磐入,湖湘一線通”則展現了地理的遼濶與道路的曲折。最後兩句“楚南香草地,処処見蘭叢”則以香草、蘭花爲象征,贊美了楚南地區的自然美景與文化底蘊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