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州道中

五日松林引,三朝谷口迷。 孤村陰雨外,古道白雲西。 風定分泉響,山深少鳥啼。 故鄉不可望,千里草萋萋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五日:指連續五天。
  • 松林引:松林引導着道路。
  • 三朝:指連續三天。
  • 谷口迷:谷口使人迷失方向。
  • 孤村:孤零零的村莊。
  • 陰雨:陰天下的雨。
  • 古道:古老的道路。
  • 白雲西:白雲向西飄去。
  • 風定:風停了。
  • 分泉響:泉水聲分別傳來。
  • 山深:山深處。
  • 少鳥啼:很少有鳥兒啼叫。
  • 千里草萋萋:形容草木茂盛,延伸至千里之外。

翻譯

連續五天,松林引導着道路,連續三天,谷口使人迷失方向。 孤零零的村莊在陰雨之外,古老的道路上,白雲向西飄去。 風停了,泉水聲分別傳來,山深處很少有鳥兒啼叫。 故鄉遙不可及,千里之外,草木茂盛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旅途中的孤獨與迷茫,以及對故鄉的深深思念。詩中,「五日松林引,三朝谷口迷」通過時間和空間的交錯,展現了旅途的漫長與方向的迷失。「孤村陰雨外,古道白雲西」則進一步以孤村、陰雨、古道、白雲等意象,勾勒出一幅淒涼而遙遠的畫面。後兩句「風定分泉響,山深少鳥啼」通過對自然聲音的捕捉,加深了山中的靜謐與孤獨感。結尾「故鄉不可望,千里草萋萋」則強烈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與無法歸去的無奈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

屈大均的其他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