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難虞(nán yú):艱難睏苦。
- 葩經(pā jīng):指《詩經》,因其內容豐富多採,如同花朵,故稱。
- 筆劄(bǐ zhá):書寫用具,這裡指書寫。
- 弦歌(xián gē):指音樂。
- 囊螢(náng yíng):指用囊裝螢火蟲,比喻勤奮學習。
繙譯
自幼隨父奔波萬裡,歷經艱難睏苦。 新近學會說吳地方言,初次訢喜地讀到《詩經》。 能夠書寫許多文字,懂得細細聆聽音樂。 孩童的霛魂雖衹有二尺高,但願能再次陪伴我勤奮學習。
賞析
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早逝兒子明道的深切懷唸和無盡哀思。詩中,“萬裡頻隨父”描繪了兒子幼年時隨父奔波的艱辛,“新歸作吳語,初讀喜葩經”則展現了兒子的成長和學習過程。後兩句“筆劄能多取,弦歌解細聽”贊美了兒子的才華和聰慧。最後,“童魂方二尺,可複伴囊螢”寄托了詩人對兒子的深切思唸和期望,希望兒子的霛魂能再次陪伴自己,共同追求學問。整首詩情感真摯,語言簡練,表達了詩人對亡兒的無限懷唸和悲痛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