寧陵道中贈梵公

黃河猶未渡,悵望雨紛紛。 久客親形影,長征厭水雲。 村荒難乞食,日暮易離羣。 何夜嵩陽寺,疏鍾定裏聞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悵望:惆悵地望著。
  • 久客:長時間在外地。
  • 長征:長途旅行。
  • 嵩陽寺: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,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彿教寺廟。

繙譯

我還沒有渡過黃河,就惆悵地望著紛紛的雨。 長時間在外,與自己的形影爲伴,長途旅行已厭倦了水雲相伴的景象。 村莊荒涼,難以乞討到食物,日暮時分,容易感到孤獨。 不知哪一夜能在嵩陽寺,聽到那定時的疏鍾聲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旅途中的孤獨與疲憊。詩中,“黃河猶未渡”一句,既表達了詩人旅途的艱難,也暗示了詩人內心的迷茫與不安。“悵望雨紛紛”則進一步以自然景象烘托出詩人的孤寂心情。後兩句通過對“久客”和“長征”的描寫,展現了詩人長期漂泊的艱辛。末句“何夜嵩陽寺,疏鍾定裡聞”則寄托了詩人對安甯生活的曏往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旅途的厭倦和對安甯生活的渴望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