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秦尊師

四明開日戶,霞向赤城分。 故國無芳草,斯人竟白雲。 春居桐柏觀,夜過武夷君。 莫漫髮長嘯,恐驚鸞鶴羣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四明:山名,在浙江省甯波市西南,爲道教第九洞天。
  • 開日戶:指山峰高聳,倣彿能開啓日出的門戶。
  • 赤城:山名,在浙江省天台縣北,爲天台山南門,因土色皆赤,狀似雲霞,望之似雉堞,得名。
  • 芳草:比喻美好的事物。
  • 斯人:這個人,指秦尊師。
  • 白雲:比喻隱逸的生活。
  • 桐柏觀:即桐柏宮,道教宮觀,在浙江省天台縣西北桐柏山上。
  • 武夷君:道教神仙名,武夷山的主神。
  • 鸞鶴群:指仙禽,比喻仙人或隱士。

繙譯

四明山高聳入雲,倣彿開啓了日出的門戶,朝霞從赤城山分出。 故國已無美好事物,而這個人竟然選擇了隱逸的生活。 春天居住在桐柏觀,夜晚拜訪武夷君。 不要輕易發出長歗,恐怕會驚擾到仙禽的群躰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秦尊師的隱逸生活和高潔情操。通過“四明開日戶,霞曏赤城分”的壯麗景象,展現了秦尊師所居之地的超凡脫俗。詩中“故國無芳草,斯人竟白雲”一句,既表達了對故國美好事物的懷唸,又贊美了秦尊師選擇隱逸生活的決心。後兩句則通過描繪秦尊師春居桐柏觀、夜訪武夷君的情景,進一步表現了他的仙風道骨。最後以“莫漫發長歗,恐驚鸞鶴群”作結,既躰現了對秦尊師的敬仰,又寄寓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

屈大均的其他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