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樓曲

吾命豐隆去,乘雲求宓妃。 鳳凰媒既拙,精衛魄何歸。 偃蹇瑤臺月,飄颻雒浦衣。 高辛先我合,捐佩意多違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豐隆:神話傳說中的雷神。
  • 宓妃:傳說中的洛水女神。
  • 鳳凰媒:鳳凰作爲媒介,比喻高貴的婚姻介紹。
  • 精衛:神話中的鳥,曾試圖填海。
  • 偃蹇(yǎn jiǎn):高聳,高傲。
  • 飄颻(piāo yáo):飄動,飄揚。
  • 雒浦:洛水之濱,指宓妃所在之地。
  • 高辛:即帝嚳,傳說中的古代帝王。
  • 捐佩:拋棄玉佩,比喻放棄婚約。

翻譯

我派遣雷神前往,乘着雲朵尋找洛水女神。 鳳凰作爲媒人已顯笨拙,精衛的魂魄又歸向何方。 在瑤臺的月光下顯得高傲,洛水之濱的衣裳飄揚。 高辛帝已先我一步與她結合,我拋棄玉佩,心意多有違背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一種對神話傳說的嚮往與無奈。詩人通過派遣雷神尋找宓妃,表達了對美好愛情的渴望,但鳳凰媒的笨拙和精衛魂魄的無歸,暗示了這種追求的困難和無果。詩中「偃蹇瑤臺月,飄颻雒浦衣」描繪了宓妃的高貴與遙遠,而「高辛先我合,捐佩意多違」則表達了詩人對於錯失良緣的遺憾和內心的矛盾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