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道

· 宗臣
蜀道之難自古今,豈令華髮獨能任。 思家多少玄猿淚,解綬徘徊赤子心。 秋落舟航巫峽險,人言風雪錦江深。 坐來萬里誰消息,明月關山處處砧。
拼音 分享图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蜀道:古代四川與外界聯繫的主要道路,以艱險著稱。
  • 華髮:指年老的人。
  • 玄猿:黑色的猿猴,這裏比喻思鄉之情。
  • 解綬:解下官印,指辭官。
  • 赤子心:比喻純潔善良的心。
  • 巫峽:長江三峽之一,以險峻著稱。
  • 錦江:流經成都的一條河流,這裏指代四川。
  • :搗衣石,這裏指搗衣聲,常用來象徵思鄉之情。

翻譯

蜀道的艱險自古至今都是如此,難道只有年老的人才能承受? 思念家鄉,多少次像玄猿那樣流淚,辭官後徘徊,心中仍保持着純潔善良。 秋天,船隻航行在險峻的巫峽,人們說風雪中的錦江更加深邃。 坐在這裏,萬里之外的消息無從得知,明月照耀下的關山處處傳來搗衣聲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蜀道的艱險和旅人的思鄉之情。詩中,「蜀道之難自古今」直接點明瞭蜀道的艱險,而「豈令華髮獨能任」則表達了不論年齡,蜀道對每個人都是一種考驗。後句通過「玄猿淚」和「赤子心」的比喻,深刻描繪了旅人的思鄉之情和內心的純潔。結尾的「明月關山處處砧」則以搗衣聲象徵思鄉,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。

宗臣

宗臣

明揚州府興化人,字子相,號方城。嘉靖二十九年進士。由刑部主事調吏部。以病歸,築室百花洲上,讀書其中。後歷吏部稽勳員外郎。楊繼盛死,臣賻以金,爲嚴嵩所惡,出爲福建參議。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學副使,卒官。工文章,爲“嘉靖七子”(後七子)之一。有《宗子相集》。 ► 77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