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捫 (mén):摸,抓。
- 蘿 (luó):藤蘿,一種攀援植物。
- 嶂 (zhàng):高聳如屏障的山峰。
- 紫微:古代天文學中的星名,代表皇權。
- 環珮:古代貴族珮戴的玉飾,此処指祭祀時的莊嚴儀式。
- 七陵:指明朝的七座皇陵。
- 翠華:皇帝儀仗中用翠鳥羽毛裝飾的旗幟或車蓋,代指皇帝。
繙譯
我攀著藤蘿,直上山頂,站在最高処,望著蒼茫的遠方,心中湧起無盡的客愁。千座山峰在白露的覆蓋下,顯得格外幽靜,紫微星照耀著七座皇陵,鞦意正濃。月光照亮了遠方的邊塞,似乎衚人的蹤跡已經遠去,長楊樹在風中急促搖擺,倣彿在擔心皇帝的遊獵。天邊那彩雲若有情意,至今仍常常伴隨著皇帝的翠華旗幟流動。
賞析
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宗臣在九日陪祀山陵時的所見所感。詩中,“捫蘿直上最高頭”展現了詩人不畏艱難,攀登至山頂的決心與勇氣。通過“萬裡蒼茫生客愁”表達了對遠方和未知的深切憂慮。後句以自然景象映襯歷史遺跡,用“白露衣袍千嶂夕,紫微環珮七陵鞦”描繪了鞦日山陵的肅穆與莊嚴。結尾的“天末彩雲如有意,至今常傍翠華流”則寄托了對皇權的忠誠與對歷史的緬懷。整首詩意境深遠,情感豐富,既展現了自然之美,又蘊含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。

宗臣
明揚州府興化人,字子相,號方城。嘉靖二十九年進士。由刑部主事調吏部。以病歸,築室百花洲上,讀書其中。後歷吏部稽勳員外郎。楊繼盛死,臣賻以金,爲嚴嵩所惡,出爲福建參議。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學副使,卒官。工文章,爲“嘉靖七子”(後七子)之一。有《宗子相集》。
► 775篇诗文
宗臣的其他作品
- 《 赠余德甫奉使两浙四首其三 》 —— [ 明 ] 宗臣
- 《 胡上幽棲四章爲沈二丈賦 》 —— [ 明 ] 宗臣
- 《 同子與明卿元美席上賦別於鱗得雲字 》 —— [ 明 ] 宗臣
- 《 同李伯承比部夜過況吉夫膳部得真字 》 —— [ 明 ] 宗臣
- 《 朱鷺 》 —— [ 明 ] 宗臣
- 《 句曲道中值雨時赴子與之約二首 》 —— [ 明 ] 宗臣
- 《 送王比部元美使江南六首其五 》 —— [ 明 ] 宗臣
- 《 聞陸子攜家之金陵感而有賦 》 —— [ 明 ] 宗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