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人登泰岱作

玉表爲山主,元非沒字碑。 空留封禪跡,亦是帝王師。 虎視終何益,龍興自有時。 苔花迷御道,曲折羽人知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玉表:指泰山,因其高聳入雲,如玉立於天地之間。
  • 元非:並非。
  • 沒字碑:指無字碑,常用來比喻無言的教誨或深遠的意義。
  • 封禪:古代帝王在泰山舉行的祭祀天地的大典。
  • 虎視:比喻野心勃勃,覬覦他國領土或權力。
  • 龍興:比喻帝王的興起或國家的興盛。
  • 苔花:指生長在石頭上的苔蘚,因其形狀似花而得名。
  • 御道:皇帝行走的道路。
  • 羽人:指仙人,這裏可能指山中的隱士或道士。

翻譯

泰山如玉立於天地,並非無言的碑石。 空留下帝王封禪的遺蹟,亦是帝王們的導師。 野心勃勃終有何益,帝國的興盛自有其時。 苔蘚覆蓋了皇帝的御道,曲折之路只有仙人知曉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以泰山爲背景,通過「玉表」、「沒字碑」等意象,表達了泰山不僅是自然之巔,更是歷史與文化的象徵。詩中「封禪跡」、「帝王師」強調了泰山在古代帝王心中的重要地位。後兩句則通過「虎視」與「龍興」的對比,暗示了權力的無常與天命的必然。結尾的「苔花迷御道」與「曲折羽人知」則增添了一絲神祕與超脫,體現了詩人對於歷史變遷的深刻洞察與哲思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