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譚天水

爾得驚鸞勢,飛毫作隸書。 風雲起纖指,妖冶把輕裾。 魯酒花相映,齊紈雪不如。 興酣追草聖,日與世情疏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驚鸞(jīng luán):形容書法筆勢飛動,如同驚飛的鸞鳥。
  • 飛毫:形容書寫時筆鋒飛動。
  • 隸書:一種漢字書法字躰,起源於秦朝,盛行於漢朝。
  • 纖指:細長的手指,這裡指書寫時的手指動作。
  • 妖冶(yāo yě):形容女子美麗而富有魅力。
  • 輕裾(qīng jū):輕柔的衣襟,這裡指女子的服飾。
  • 魯酒:古代魯國出産的酒,這裡泛指美酒。
  • 齊紈(qí wán):古代齊國出産的細絹,這裡指精美的絲織品。
  • 草聖:對草書藝術造詣極高的人的尊稱。
  • 世情:世俗的情感和事務。

繙譯

你掌握了驚鸞般的書法氣勢,揮毫書寫出飛動的隸書。 風雲在纖細的指尖湧動,妖冶的女子輕撫著輕柔的衣襟。 魯國的美酒與花朵相映成趣,齊國的細絹比雪還要潔白。 興致高漲時追尋草書的聖境,日複一日與世俗情感漸行漸遠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贊美了譚天水書法的高超技藝和超脫世俗的情懷。詩中“驚鸞勢”、“飛毫”形象地描繪了書法的動態美,而“纖指”、“妖冶”則通過女子形象的比喻,增添了詩意的柔美。後兩句通過對美酒、細絹的描寫,進一步以物喻人,表達了對譚天水藝術追求的贊賞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展現了詩人對書法藝術的熱愛和對世俗的超然態度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