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丘

聞與羅浮嶽,朱明一洞通。 石牀流水上,丹竈落花中。 時有大蝴蝶,來從四百峯。 慚予學仙久,羽化未凌空。
拼音 分享图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浮丘:山名,位於廣東省。
  • 羅浮嶽:即羅浮山,位於廣東省,是中國道教名山之一。
  • 朱明:指太陽,也指夏天,這裏可能指羅浮山的一個洞名。
  • 石牀:山中平滑如牀的石頭。
  • 流水:流動的水。
  • 丹竈:煉丹的爐竈。
  • 落花:飄落的花瓣。
  • 四百峯:形容山峯衆多。
  • 慚予:我感到慚愧。
  • 學仙:學習道教的修煉方法,以求長生不老。
  • 羽化:道教術語,指修煉成仙,身體輕盈如羽,能夠飛昇。
  • 凌空:在空中飛翔。

翻譯

聽說浮丘與羅浮山相連,朱明洞將它們貫通。 石牀上流淌着清泉,煉丹爐旁飄落着花瓣。 時常有巨大的蝴蝶,從那四百座山峯飛來。 我因學習仙術已久,卻未能如羽般輕盈飛翔,感到慚愧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浮丘與羅浮山的神祕景象,通過「石牀流水」、「丹竈落花」等意象,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仙境氛圍。詩中「大蝴蝶」從「四百峯」飛來的描寫,增添了詩意的想象和神祕感。結尾表達了詩人對未能修煉成仙的遺憾,體現了對仙境的嚮往和對修煉成果的自我反思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道教仙境的嚮往和對修煉之路的執着追求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