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呂化州

經年苦行役,事向石龍回。 爲有微言在,頻趨太守來。 三川家學大,兩世道宗開。 往日芝泉院,還期闢草萊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經年:多年。
  • 苦行役:辛苦的旅途勞頓。
  • 石龍:地名,具體位置不詳,可能指某處有石雕龍的地方。
  • 微言:微妙的言論或深奧的道理。
  • 頻趨:頻繁地前往。
  • 太守:古代官職,相當於現代的州長或市長。
  • 三川:指三條河流,也可能是指某個地名。
  • 家學:家族中傳承的學問。
  • 兩世:兩代人。
  • 道宗:道教的宗派或道教的宗旨。
  • 芝泉院:地名,可能是指一個有靈芝和泉水的地方,也可能是某個道觀或書院的名稱。
  • 闢草萊:開闢荒地,比喻開創新局面或新事業。

翻譯

多年來辛苦奔波,事情終於在石龍得以解決。 因爲有深奧的言論在其中,我頻繁地前往拜訪太守。 三川之地,家族學問博大,兩代人開啓了道教的宗派。 往日的芝泉院,期待着再次開闢新的草萊之地。

賞析

這首詩是屈大均贈給呂化州的,表達了對呂化州的敬意和期待。詩中,「經年苦行役」描繪了詩人多年的辛勞,而「事向石龍回」則暗示了事情的轉機。詩中提到的「微言」和「太守」,顯示了呂化州在學問和政治上的重要地位。後半部分提到的「三川家學大」和「兩世道宗開」,讚揚了呂化州家族的學問和道教宗派的開創。最後,詩人期待在芝泉院再次開闢新的事業,表達了對未來的美好憧憬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未來的積極態度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

屈大均的其他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