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興八首

· 宗臣
司馬提兵夜渡河,羽林諸將擁雕戈。 青山一戰殘鼙鼓,落日千家泣綺羅。 盜賊似聞能漢語,東南何地不夷歌。 浮生轉覺江湖窄,難把衣裳任芰荷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鼙鼓(pí gǔ):古代軍中用的小鼓和大鼓,常用於戰鼓。
  • 綺羅(qǐ luó):指華麗的衣服,這裏比喻富貴人家。
  • 夷歌:指外族或邊疆民族的歌曲。
  • 芰荷(jì hé):指荷葉,這裏比喻隱居的生活。

翻譯

司馬率領軍隊在夜晚渡過河流,羽林軍的將領們手持雕飾的戈矛。在青山一戰中,戰鼓聲已殘破,落日時分,千家萬戶的富貴人家都在哭泣。據說盜賊似乎能說漢語,東南各地無處不響起外族的歌曲。浮生感覺江湖變得狹窄,難以穿着荷葉衣裳,安心隱居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明代戰亂時期的景象,通過「司馬提兵夜渡河」和「青山一戰殘鼙鼓」等句,生動地再現了戰場的殘酷和軍隊的英勇。詩中「落日千家泣綺羅」一句,以落日和哭泣的富貴人家爲背景,深刻反映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。後兩句則通過「盜賊似聞能漢語」和「東南何地不夷歌」表達了對邊疆民族文化融合的憂慮。最後,「浮生轉覺江湖窄,難把衣裳任芰荷」則抒發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與現實的無奈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戰亂時代的深刻反思和對和平生活的渴望。

宗臣

宗臣

明揚州府興化人,字子相,號方城。嘉靖二十九年進士。由刑部主事調吏部。以病歸,築室百花洲上,讀書其中。後歷吏部稽勳員外郎。楊繼盛死,臣賻以金,爲嚴嵩所惡,出爲福建參議。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學副使,卒官。工文章,爲“嘉靖七子”(後七子)之一。有《宗子相集》。 ► 77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