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星巖下作

拔地幾千尺,參差是籜龍。 孤雲因有本,片石亦成峯。 壁斷煙鬆接,巖虛乳穴重。 無人嘯臺坐,漸見紫苔封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籜龍(tuò lóng):指竹筍。
  • 乳穴:指鐘乳石洞。

翻譯

七星巖下作 拔地幾千尺,參差是籜龍。 孤雲因有本,片石亦成峯。 壁斷煙鬆接,巖虛乳穴重。 無人嘯臺坐,漸見紫苔封。

七星巖拔地而起,高達幾千尺,參差不齊的竹筍如同巨龍般聳立。孤雲飄浮,似乎有其根源,而單獨的石頭也能形成山峯。巖壁斷裂,煙霧繚繞的松樹與之相連,巖洞空曠,鐘乳石洞穴重重疊疊。無人坐在嘯臺上,漸漸地,紫色的苔蘚覆蓋了整個地方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七星巖的壯觀景象,通過生動的意象和細膩的筆觸,展現了自然景觀的雄偉與神祕。詩中「拔地幾千尺,參差是籜龍」以誇張的手法形容了山岩的高聳和竹筍的茂盛,而「孤雲因有本,片石亦成峯」則賦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和靈性。後兩句「壁斷煙鬆接,巖虛乳穴重」進一步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山岩的險峻和洞穴的幽深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對自然景觀的敬畏和讚美之情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