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日閒居之作

繞膝皆黃口,嬰兒復老萊。 衣冠時共戲,書卷每爭開。 道向靜中見,愁從空外來。 無多忠養日,白髮莫相催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繞膝:圍繞在膝下,形容孩子們圍繞在身邊。
  • 黃口:指幼兒,因爲幼兒的牙齒還未長出,口唇呈黃色。
  • 老萊:古代傳說中的孝子,常被用來比喻孝順的人。
  • 衣冠:指衣服和帽子,這裏泛指服飾。
  • 書卷:書籍,這裏指書籍被爭相閱讀。
  • :這裏指道理、哲理。
  • 靜中:在寧靜中,指在平靜的狀態下。
  • :憂愁。
  • 空外:指外界,與內心相對。
  • 忠養:忠誠地奉養父母。
  • 無多:不多,有限。
  • 白髮:指年老。

翻譯

圍繞在我膝下的都是些幼兒,他們既像嬰兒般天真,又像老萊那樣孝順。 他們時常穿着整齊的服飾與我一起嬉戲,書籍也常常被他們爭相翻閱。 在寧靜中我能領悟到生活的道理,而憂愁卻似乎從外界無端襲來。 我奉養父母的日子已經不多,希望白髮不要那麼快催促我老去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閒居時的家庭生活場景,通過「繞膝皆黃口,嬰兒復老萊」展現了家庭和睦、子孫孝順的溫馨畫面。詩中「衣冠時共戲,書卷每爭開」進一步以孩子們的活潑和好學來體現家庭的生機與希望。後兩句「道向靜中見,愁從空外來」則巧妙地表達了在寧靜中領悟生活哲理的同時,也難免受到外界憂愁的侵擾。結尾「無多忠養日,白髮莫相催」抒發了對有限時光的珍惜和對衰老的無奈,情感真摯,令人感慨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