謁文丞相祠

蕭條柴市口,就義憶先賢。 碧血歸無地,丹心痛入天。 武侯師未捷,箕子道空傳。 終古宗臣淚,斜陽麥秀邊。
拼音 分享图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(yè):拜見。
  • 文丞相祠:指紀念文天祥的祠堂。
  • 蕭條:形容景象淒涼。
  • 柴市:指文天祥就義的地方。
  • 先賢:指文天祥。
  • 碧血:指忠臣烈士的鮮血。
  • 丹心:赤誠的心。
  • 武侯:指諸葛亮。
  • 師未捷:指諸葛亮的北伐未能成功。
  • 箕子:古代賢人,此處可能指文天祥的忠貞。
  • 宗臣:指忠於國家的大臣。
  • 麥秀:麥子抽穗開花,此處可能指時節或景象。

翻譯

在淒涼的柴市口,我回憶起先賢的就義。 忠臣的鮮血無處歸葬,赤誠的心痛苦直達天際。 想起諸葛亮的北伐未能成功,箕子的道義空傳於世。 自古以來,忠於國家的大臣之淚,在斜陽下麥田抽穗開花的地方流淌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文天祥就義的柴市口,表達了對先賢忠貞不渝精神的緬懷與敬仰。詩中「碧血歸無地,丹心痛入天」深刻描繪了忠臣的悲壯與無奈,而「武侯師未捷,箕子道空傳」則借古喻今,抒發了對忠臣志士未能實現理想的遺憾。結尾的「宗臣淚」與「斜陽麥秀邊」相結合,營造出一種淒涼而又充滿敬意的氛圍,使讀者對忠臣的犧牲與奉獻產生深刻的共鳴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