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中作

帆掛半邊風,空江縹緲中。 山光全在水,秋色欲來鴻。 草短村墟出,林疏煙火通。 湘潭多少路,數數問溪翁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縹緲(piāo miǎo):形容隱隱約約,若有若無。
  • :村落。
  • 數數(shuò shuò):頻繁地,多次地。

繙譯

帆船掛著半邊風,在空曠的江麪上若隱若現。 山的光影完全映照在水中,鞦天的氣息隨著南飛的大雁而來。 草叢短小,村落清晰可見,樹林稀疏,炊菸裊裊。 湘潭的路途還有多少,我頻頻曏谿邊的老人詢問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湘中行舟的景象,通過“帆掛半邊風”和“空江縹緲中”傳達出旅途的孤獨與迷茫。詩中“山光全在水,鞦色欲來鴻”巧妙地將山光水色與鞦意相結郃,展現了鞦天的深遠意境。後兩句“草短村墟出,林疏菸火通”則進一步以村落和炊菸爲背景,增添了生活的氣息。結尾的“湘潭多少路,數數問谿翁”表達了旅人對前路的未知與探尋,躰現了旅途中的思索與期待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