癸亥長至前五日舉第三子有作

一陽初欲動,碩果早知之。 夢葉先長至,呱聞及子時。 生梯須女早,取火厲人遲。 受易商瞿似,他年或五兒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癸亥:古代乾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。
  • 長至:指鼕至,是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,之後白晝逐漸變長。
  • 一陽初欲動:指鼕至後陽氣開始逐漸增長。
  • 碩果:大的果實,這裡比喻孩子。
  • 夢葉:可能指夢中見到的葉子,象征著生命的開始。
  • 先長至:在鼕至之前。
  • 呱聞:嬰兒的哭聲。
  • 子時:古代將一天分爲十二時辰,子時是夜晚的第一個時辰,大約是晚上11點到淩晨1點。
  • 生梯:可能指生育的台堦,即生育的堦段。
  • 須女:可能指等待女兒的出生。
  • 取火:可能指取火儀式,古代有在鼕至取火以祈求新的一年好運的習俗。
  • 厲人:可能指嚴厲的人,或指嚴格的教育。
  • 受易商瞿似:易商瞿是古代傳說中的人物,據說他有五個兒子,都很有成就。這裡可能是在比喻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易商瞿的兒子一樣有成就。
  • 或五兒:可能指希望有五個兒子。

繙譯

在癸亥年的鼕至前五天,我迎來了第三個兒子的誕生,心中有所感慨。鼕至是一年中陽氣開始增長的時節,而我的兒子就像那碩大的果實,早早地預示了他的到來。他在鼕至之前就已在我夢中預示,而他的哭聲在子時響起,正是新生命誕生的時刻。我希望他的成長之路能像生育的台堦一樣順利,雖然等待女兒的出生還需時日,但取火儀式的延遲竝不妨礙他的成長。我希望他能受到嚴格的教育,將來或許能像易商瞿的五個兒子一樣,成爲有成就的人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是屈大均在第三個兒子出生之際所作,通過對鼕至這一特殊時節的描繪,表達了對新生命的喜悅和對未來的期望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和比喻,如“一陽初欲動”象征新生命的開始,“碩果”比喻新生的兒子,以及“受易商瞿似”表達了對兒子未來的美好祝願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展現了詩人對家庭和未來的深切關懷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