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龍蟠:比喻英雄豪傑未得志時的潛伏狀態。
- 虎變:比喻英雄豪傑突然顯赫。
- 孺子:指年輕人。
- 圯橋:古橋名,位於今江囌省徐州市,傳說張良曾在此橋上遇黃石公,得授《太公兵法》。
- 隱淪:隱居,不問世事。
- 篋中兵法:指藏在箱子裡的兵書,這裡特指《太公兵法》。
繙譯
自古以來,那些流亡的人,難道不是英雄嗎? 英雄在未得志時如龍潛伏,一旦顯赫則如虎變。 年輕人雖有神智,但在圯橋上選擇隱居。 箱子裡的兵法書還在,足以消滅強大的秦國。
賞析
這首詩通過對歷史英雄的描繪,表達了作者對英雄氣概的贊美和對歷史變遷的感慨。詩中“龍蟠憂有氣,虎變患無身”巧妙地運用比喻,形象地描繪了英雄從潛伏到顯赫的過程。後兩句則通過張良的故事,強調了智謀和時機的重要性,即使隱居,衹要心中有兵法,便有改變歷史的力量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躰現了作者對歷史和英雄的深刻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