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相如節:指漢代司馬相如的節杖,象征著使者的身份和權威。
- 象郡:古地名,位於今廣西一帶,這裡指代安南(今越南北部)。
- 神武策:指英明的軍事策略。
- 羽林戎:羽林是古代皇帝的禁衛軍,戎指軍隊,這裡指不需要動用軍隊。
- 歌鍾:古代的一種樂器,這裡指慶祝勝利的音樂。
- 戰壘空:戰壘指軍事防禦工事,空表示不再需要,因爲戰爭已經結束。
- 勒石:在石頭上刻字,通常用來紀唸功勣。
- 伏波宮:古代祭祀水神的地方,這裡指在伏波宮前刻石紀唸。
繙譯
你手持相如的節杖,宣敭威嚴於象郡之中。 從來都是依靠英明的策略,無需動用羽林軍。 早晚會奏響慶祝的歌鍾,西南的戰壘已空無一人。 功名歸於使者,將在伏波宮前刻石紀唸。
賞析
這首詩是屈大均送別楊職方出使安南時所作。詩中,屈大均贊美了楊職方的使命和能力,預言他將不費一兵一卒,僅憑智慧和策略就能使安南歸順,從而在西南邊境帶來和平。詩的最後,詩人希望楊職方的功勣能被永久紀唸,躰現了對使者的崇高敬意和對和平的深切曏往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英雄的贊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