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杜子入秦初發滁陽作

天曉滁陽望,蒼茫大野開。 風威肅人馬,煙色慘墩臺。 慷慨無衣賦,艱虞不世才。 平生一匕首,爲子入秦來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蒼茫:遼闊無邊的樣子。
  • :嚴肅,莊重。
  • 墩臺:古代用於瞭望和防禦的土堆或塔。
  • 慷慨:情緒激昂。
  • 無衣賦:指《詩經·秦風·無衣》,表達了戰士出征前的豪情壯志。
  • 艱虞:艱難憂患。
  • 不世才:非凡的才能。
  • 匕首:短劍,常用於近身格鬥。

翻譯

天剛亮時在滁陽眺望,眼前是一片遼闊無邊的大野。風勢威猛,使人和馬都顯得莊重,煙霧的顏色讓墩臺顯得淒涼。情緒激昂,如同《無衣賦》中所表達的那樣,面對艱難憂患,只有非凡的才能才能應對。我平生只有一把匕首,現在爲了你,我帶着它來到了秦地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清晨出發前的心情和景象。通過「蒼茫大野」、「風威肅人馬」等意象,展現了遼闊而嚴肅的出發場景。詩中「慷慨無衣賦」一句,借用了《詩經》的典故,表達了詩人出征前的豪情壯志。最後兩句「平生一匕首,爲子入秦來」,則深刻表達了詩人爲了朋友不惜一切的決心和勇氣,體現了深厚的友情和義氣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