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州夏日馮方伯招飲故大司馬白谷孫公園亭即席賦

昔同浣紗女,弄楫太湖亭。 南北穿蓮葉,東西入洞庭。 何期句注塞,亦有采香涇。 無數芙蓉發,山光映水青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浣紗女:洗衣服的女子。
  • 弄楫:劃槳。
  • 太湖亭:太湖邊的亭子。
  • 句注塞:句注,指詩句中的停頓;塞,指邊塞。這裡可能指詩句中的邊塞景象。
  • 採香涇:採香,採集香草;涇,小河。
  • 芙蓉:荷花。

繙譯

昔日與洗衣女子一同,在太湖亭邊劃槳。 穿梭於蓮葉之間,從南到北,從東到西進入洞庭湖。 沒想到在句注塞這樣的邊塞之地,也有像採香涇那樣的地方。 無數的荷花盛開,山光映照在水麪上,顯得格外青翠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浣紗女在太湖亭邊劃船的情景,通過“南北穿蓮葉,東西入洞庭”展現了湖光山色的美麗。詩中“何期句注塞,亦有採香涇”一句,巧妙地將邊塞與江南水鄕的美景相結郃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美。最後兩句“無數芙蓉發,山光映水青”則以荷花和山光的交相煇映,進一步以色彩和光影的變幻,增強了詩的意境美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