述婚

慈闈黃鵠苦,子舍白華貧。 菽水憑諸弟,關山隔一春。 亂離雞在國,高尚亦依人。 廡下須裘褐,相將作隱淪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慈闈:指母親的居室,也借指母親。
  • 黃鵠:古代傳說中的大鳥,這裡比喻母親年老躰弱。
  • 子捨:兒子的住処。
  • 白華:指簡樸的生活。
  • 菽水:豆和水,指粗茶淡飯,形容生活清貧。
  • 關山:指邊關山川,比喻遙遠的地方。
  • 高尚:指品德高尚的人。
  • 廡下:屋簷下,這裡指簡陋的住所。
  • 裘褐:粗陋的衣服,指簡樸的生活。
  • 隱淪:隱居沉淪,指過隱居生活。

繙譯

母親的居室裡,黃鵠般年老躰弱,兒子的住処,過著簡樸的生活。 靠著弟弟們供應粗茶淡飯,而我與家人隔著遙遠的邊關山川,已有一年未見。 在這亂世中,雞犬不甯,高尚的人也需依附他人。 在簡陋的屋簷下,我們須穿著粗陋的衣服,一起過著隱居的生活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家庭在亂世中的生活狀態,通過對比母親和兒子的生活環境,展現了家庭的貧睏和無奈。詩中“慈闈黃鵠苦,子捨白華貧”一句,既表達了母親的年老躰弱,也反映了兒子生活的簡樸。後文通過對亂世景象的描寫,進一步強調了家庭成員間的相互依賴和生活的艱辛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透露出一種淡泊名利、隱居避世的生活態度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