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吳吳興

一麾江海日,賓客幾人存。 白首攜雛鳳,炎方聽暮猿。 詞人推祭酒,故事問開元。 葹草持相贈,湘累有一孫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一麾:一麪旌麾,舊時作爲出任地方官的標志。
  • 江海:指遠離京城的地區,多指邊遠地區。
  • 雛鳳:幼鳳,比喻有才華的子弟。
  • 炎方:指南方炎熱地區。
  • 暮猿:傍晚的猿猴,常用來形容淒涼或思鄕之情。
  • 祭酒:古代官名,也用來尊稱學識淵博或地位尊貴的人。
  • 開元:唐朝的一個年號,代指唐朝盛世。
  • 葹草:一種草,這裡用作贈品。
  • 湘累:指屈原,因屈原被放逐湘水流域,故稱。
  • 一孫:指屈原的後代。

繙譯

在遠離京城的江海之地,你揮舞著旌麾,如今還有幾位賓客與你相伴? 你白發蒼蒼,攜帶著才華橫溢的子弟,在南方炎熱的地區,聽著傍晚猿猴的哀鳴。 人們推崇你爲學識淵博的祭酒,詢問著關於唐朝盛世的故事。 我以葹草作爲禮物贈送給你,因爲你是屈原這位湘水之子的後代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是屈大均贈給吳吳興的詩,表達了對吳吳興的敬重和對其境遇的同情。詩中通過“一麾江海日”和“炎方聽暮猿”描繪了吳吳興在邊遠地區的孤獨與淒涼,而“白首攜雛鳳”則贊敭了他的才華和教育子弟的成就。最後,以葹草相贈,強調了屈原後代的身份,增添了詩的歷史文化底蘊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展現了屈大均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歷史的緬懷。

屈大均

屈大均

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,初名紹隆,字介子,號翁山。明末諸生。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。後爲僧,名今種,字一靈、騷餘。中年仍改儒服,用今名。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。詩與陳恭尹、樑佩蘭稱嶺南三家。有《翁山文外、詩外》、《廣東新語》、《四朝成仁錄》等。均乾隆朝嚴禁之書。 ► 673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