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調歌頭
秋風禿林葉,卻與鬢生華。十年長短亭裏,落日冷邊笳。飛雁白雲千里,況是登山臨水,無賴客思家。獨鶴歸何晚,已後滿林鴉。
望蓬山,雲海闊,浩無涯。安期玉舄何處,袖有棗如瓜。一笑那知許事,且看尊前故態,耳熱眼生花。肝肺出芒角,漱墨作枯楂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鬢生華:鬢角生出白髮。
- 長短亭:古代設在路旁的亭舍,常用作餞別處。
- 邊笳:邊塞的笳聲,笳是一種古代樂器。
- 無賴:無奈。
- 獨鶴:孤獨的鶴。
- 蓬山:神話中的仙山。
- 安期:安期生,古代傳說中的仙人。
- 玉舄:玉製的鞋。
- 袖有棗如瓜:形容袖中藏有巨大的棗子。
- 尊前故態:酒前的老樣子。
- 耳熱眼生花:形容飲酒後的狀態。
- 肝肺出芒角:比喻內心激動的情感。
- 漱墨作枯楂:形容書寫時的狀態,墨水乾涸如枯木。
翻譯
秋風掃落了林中的葉子,我的鬢角卻因此生出了白髮。在過去的十年裏,我常常在路邊的亭子裏,聽着落日下邊塞的笳聲。飛過的大雁和千里的白雲,讓我在登山臨水之時,感到無奈地思念家鄉。孤獨的鶴歸來得太晚,比滿林的烏鴉還要晚。
我望着神話中的蓬山,那雲海廣闊無邊。安期生和他的玉鞋在哪裏呢?我袖中藏着巨大的棗子。我一笑,卻不知道這些事情,只看酒前的老樣子,耳朵發熱,眼睛生花。我的內心激動,如同芒角突出,我用乾涸的墨水書寫,如同枯木一般。
賞析
這首作品以秋風、落日、邊笳等意象,描繪了作者在外的孤獨與思鄉之情。詩中「獨鶴歸何晚,已後滿林鴉」寓意深刻,表達了作者對歸家的渴望與現實的無奈。後段通過神話與現實的交織,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激盪與對超脫現實的嚮往。整首詩情感深沉,意境遼闊,語言凝練,展現了王庭筠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情感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