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魯至道
種薰不生蕕,種蕕不生薰。
人力異培植,草木各有根。
或不然此說,宜以變化論。
蛟魚無頭角,作龍行雨雲。
曲糵釀成酒,醒者皆醺醺。
不見昔諸子,摳衣孔聖門。
仲由氣暴虎,不使行三軍。
欲俾賜也訥,故曰天何言。
不見孺悲子,取瑟使之聞。
色黃而在裳,深取六五坤。
志學及從心,非變尚何雲。
南山隱霧豹,養其所變文。
明明德新民,此書洙泗孫。
所謂新者何,拾舊新是勤。
服可古衣冠,耕須故田園。
世惟有舊染,不可留一痕。
變人先變己,毋我求道原。
下愚彼不移,烏喙無蘭蓀。
昏昏與曉曉,火蟄仍復蟠。
人生悟此理,寸丹還一元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薰(xūn):香草。
- 蕕(yóu):臭草。
- 曲糵(qū niè):酒曲,用於釀酒的發酵劑。
- 摳衣:古代士人見尊長時的禮節,提起衣襟以示尊敬。
- 仲由:孔子的弟子,字子路。
- 暴虎:徒手搏虎,比喻勇猛。
- 賜也訥:孔子的弟子,字子貢。
- 孺悲:孔子的弟子。
- 六五坤:《易經》中的卦象,坤卦的第五爻。
- 洙泗:指孔子講學的洙水和泗水,代指儒家學派。
- 烏喙:烏鴉的嘴,比喻惡人。
- 蟠(pán):磐曲,伏臥。
繙譯
種植香草不會長出臭草,種植臭草也不會長出香草。 這是由於人的培育方式不同,而草木各有其固有的本質。 有人或許不認同這種說法,認爲應該以變化的觀點來討論。 蛟魚雖然沒有頭角,但能變成龍在雲雨中行走。 用酒曲釀成的酒,即使醒著的人也會感到醉意。 你看不見過去的那些學子,提起衣襟在孔子門前表示尊敬。 仲由雖然勇猛如搏虎,但孔子不讓他帶兵打仗。 想要讓賜也變得沉默,所以孔子說天何言。 你看不見孺悲的兒子,孔子取瑟讓他聽見。 顔色黃而位於衣裳之下,深取自坤卦的六五爻。 從志學到從心,這不是變化還能是什麽。 南山中隱匿的霧豹,養育著它變化出的斑紋。 明明德新民,這是儒家學派的書。 所謂的新,是指拋棄舊的,勤奮地追求新的。 可以穿著古代的衣冠,耕種舊有的田園。 世上衹有舊的汙染,不能畱下一絲痕跡。 要改變別人先改變自己,不要自我尋求道的本源。 下等愚昧的人不可改變,烏鴉的嘴中不會有蘭花。 昏昏沉沉與明明白白,火蟄蟲仍然磐曲伏臥。 人生若能領悟這個道理,內心的真誠將會廻歸一元。
賞析
這首詩通過對比香草與臭草、蛟魚與龍、酒與醒者的變化,闡述了變化的觀點和人生的哲理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典故,如仲由的勇猛、賜也的沉默、孺悲的瑟聲等,來表達變化的可能性與必要性。詩人強調了改變自己、追求新知的重要性,竝指出真正的變化是從內心開始的,衹有內心的真誠和純淨,才能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富有哲理性和啓發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