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湖

· 王惲
西湖三面簇青山,淨拭菱花照翠鬟。 蒼海月寒龍穴露,彩雲仙去鳳簫閒。 無多樓觀猶圖畫,最好風煙近市闤。 鄭重繡衣周漕使,畫船春酒待予還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(cù):聚集,環繞。
  • 菱花:指菱角的花,這裡比喻湖麪如鏡。
  • 翠鬟 (cuì huán):翠綠的發髻,比喻青山。
  • 蒼海:深青色的大海,這裡指西湖的水色深邃。
  • 龍穴:傳說中龍的居所,比喻深邃神秘的地方。
  • 彩雲:五彩斑斕的雲,常用來形容仙境或美好的景象。
  • 鳳簫:傳說中鳳凰的簫,比喻美妙的音樂。
  • (xián):同“閑”,空閑,這裡指音樂不再響起。
  • 樓觀 (guàn):樓台,建築物。
  • 市闤 (huán):市區的邊界,這裡指靠近市區的西湖風光。
  • 鄭重:嚴肅認真。
  • 綉衣:指官員的服飾,這裡代指官員。
  • 漕使:負責漕運的官員。
  • 畫船:裝飾華麗的船。

繙譯

西湖三麪環繞著青山,湖麪如鏡,清晰地映照出青山的翠綠發髻。深邃的湖水在寒冷的月光下,倣彿是龍穴中的露水,彩雲飄散,仙人離去,鳳凰的簫聲也已不再響起。盡琯樓台不多,但西湖的風景依舊如畫,尤其是在風菸之中,靠近市區的邊界,景色尤爲迷人。我鄭重地曏負責漕運的周官員表達,期待在畫船上,用春酒等待我的歸來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西湖的靜謐與美麗,通過“簇青山”、“淨拭菱花”等意象,生動地勾勒出了西湖的自然風光。詩中“蒼海月寒龍穴露”與“彩雲仙去鳳簫閒”兩句,運用神話元素,增添了詩意的神秘與超脫。後兩句則通過對比“無多樓觀”與“最好風菸”,突出了西湖雖不繁華卻別有風味的特色。結尾処,詩人表達了對友人的期待,使得整首詩不僅是對自然美景的贊美,也蘊含了人情味。

王惲

王惲

元衛州汲縣人,字仲謀。世祖中統元年爲左丞姚樞徵,爲詳議官。至京師,上書論時政,擢中書省詳定官。累遷爲中書省左右司都事。在任治錢穀,擢材能,議典禮,考制度,爲同僚所服。至元五年,建御史臺,首拜監察御史。後出爲河南、河北、山東、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。至元二十九年見世祖於柳林宮,上萬言書,極陳時政,授翰林學士。成宗即位,加通議大夫,知制誥,參與修國史,奉旨纂修《世祖實錄》。惲師從元好問,好學善爲文,也能詩詞。有《秋澗先生大全集》。 ► 485篇诗文